大众网见习记者 李鑫鹏 通讯员 焦文凯 济宁报道
今年以来,嘉祥县纸坊镇总结出了以汉文化“忠、信、礼、孝”四字为基础,探索推行以党建为引领的基层治理新模式,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村规民约和矛盾纠纷化解,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忠”字为本,激活矛盾纠纷调处文化基因
纸坊镇坚持人民至上理念,组织党员成立51支“党员操心人”志愿者服务队,忠于职责、忠于使命、忠于人民,时刻把群众冷暖挂在心上,积极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纸坊镇“党员操心人”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以来,主动帮助群众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化解矛盾纠纷63起,对建设和谐乡村发挥了积极作用。
“信”字为重,践行矛盾纠纷化解承诺践诺机制
纸坊镇党员干部带头开展承诺践诺活动,并将承诺内容在村内公开栏内进行公示,让群众监督,带领群众在村内营造诚实守信、义诺为先的良好氛围。
纸坊镇围绕曾子“忠信”思想,村党支部带头开展“传家风、兴村风、扬民风”活动,并结合美丽庭院创建工作,以清洁庭院带动家风创建,通过家风家训教育,推动民风淳朴,家庭和睦,村风和谐。
“礼”字为常,营造和谐向上的浓厚氛围
纸坊镇为推进各村移风易俗工作的开展,号召各村成立由党支部书记为队长,优秀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模范群众等为队员的移风易俗红色宣传队,每月至少开展1次移风易俗宣传活动。
纸坊镇移风易俗红色宣传队平时还会配合红白理事会做好村民的婚丧嫁娶,以实际行动带动村民争相坚守移风易俗活动的品行,解决了多起移风易俗领域的不良行为,为化解家庭纠纷、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维护村庄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孝”字为心,塑造孝德为先的鲜明导向
纸坊镇是外出务工人口大镇,为解决在外打工年轻人的后顾之忧,从“党员操心人”志愿服务队中选拔3-4名年轻党员,由村内分管妇联工作的村干部带队,组成特殊群体关爱小组。
纸坊镇特殊群体关爱小组每天上门查看特殊群体情况,每周开展1次上门服务,在服务中践行“孝”之德。纸坊镇推广“孝”德不仅是服务,也需要老年人群体发挥作用,积极鼓励支持老年人参与村庄治理工作中。纸坊镇34个村纷纷成立了以老党员为主的“夕阳红”调解团,走街串户化解村内矛盾纠纷,助力构建和谐村庄。
纸坊镇将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中提高群众整体道德水平,进而提升村庄自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