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3月14日讯“太感谢你们了,如果没有你们的帮助,可能我现在都见不到孩子……”3月7日,在霞浦县公安局北壁派出所,专程从莆田赶来的郑女士一手紧握着民警林伟宁的手,一手轻拿着题有“人民警察为人民 帮助寻亲暖人心”字样的锦旗。这一紧一松间,既有她对民警的千钧谢意,也有终于寻回孩子的如释重负。
郑女士的儿子小郑生于1990年,虽然早已成年,但因患有精神疾病,始终让父母放心不下。今年3月1日,小郑因精神疾病复发独自离家出走,可家属在莆田寻找两日后仍未找到其踪迹。为了尽快找回走失的孩子,郑女士通过互联网发布了寻人启事,期盼通过网友的力量寻回小郑。
幸运的是,寻人启事发布后不久,远在霞浦县北壁乡东冲村的一位村民便发现村中新来的一位陌生男子,在外形相貌上与郑女士发布的寻人启事高度相似。听闻消息,已焦虑数日的郑女士不顾多日的疲惫,立即动身赶赴霞浦,并拨打了霞浦县公安局110电话寻求帮助。
“阿姨,您别着急,先把孩子的基本情况向我介绍下,我们马上就出发去东冲村寻找你的孩子。”接到求助后,民警林伟宁一边安抚着郑女士的情绪,一边引导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在他的宽慰下,郑女士急迫的心情有所缓解:“我孩子出生于1990年,走失时,上身穿着一件黑色棉袄……”了解情况后,林伟宁带着郑女士当即驱车前往东冲村。
为尽快找到郑女士的儿子,林伟宁与村干部一起发动村民、群防群治队伍、巡逻队等力量,在村居及周边进行寻找。同时,所内值班民警通过视频平台查看相关信息,寻找人员活动轨迹。“村口这里没找到人。”“村尾这也没有……”夜幕中,民警和村民们展开了多轮地毯式搜寻,可数个小时过后,仍毫无进展。
“这孩子会不会已经离开了这里?”“郑女士从网上获得的信息准确吗?”搜寻队伍中,有人开始出现泄气的情绪。
“大伙儿不要泄气啊!换位考虑一下,如果是我们自己的孩子,你们会就这样放弃寻找的机会吗?来来,大家再看看,还有哪个角落、哪个路口没找过?陈大叔,你去后山那个寺庙看看。王阿姨,你从这条小路过去,到村前的那个海堤周边看看……”林伟宁一边给大伙打着气,一边重新安排找寻的路线。寂静的夜空里再次响起人们的呼唤声,派出所内彻夜长亮的灯光也昭示着警方寻人的决心。可遗憾的是,直到次日凌晨,众人仍未发现小郑的踪迹。
“现在还没找到,我儿子不会发生什么意外了吧?”猜测、怀疑……随着一系列不祥的预感袭来,这位身心俱疲的母亲变得越发焦急不安。林伟宁立即上前安抚郑女士,同时不间断地在村民联络微信群内发布寻人信息。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天亮之后又有早起的群众加入搜寻。队伍的壮大,给大伙注入了强大的信心。3月4日7时许,好消息终于传来。一村民联系上民警,称在海边发现了疑似小郑的身影。“就在村口旁边的海岸那儿,你们快过去看看是不是。”林伟宁立即带着郑女士一同前往。在朦胧的天光中,当郑女士看到自己的儿子平安无事后,一颗悬在半空的心终于安定下来。“真的感谢大伙儿,为了我们这对陌生的母子,辛苦劳累了一整夜。”在郑女士激动的道谢声中,这场长达13小时的搜寻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本报记者 龚丽雯 通讯员 吴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