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互联网 > > 详情
世界滚动:用商业模式基因工程,谈谈“暴利”

自运行   2023-05-15 16:02:01

在经济下行的时期,相信谁都想找到一个“暴利”的方法,来挽救当下的颓势。

但是今天,我们要讲的内容,可能会打破大家对于“暴利”的认知。

其实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很多人认为“暴利”和行业相关联,所以,在寻找时,都会下意识问“现在什么行业暴利,我要加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但事实上,这个逻辑是有问题的,因为“暴利的行业来源于暴利的用户”。

怎么理解呢?

这里,我们首先看到,戴老师在《商业模式基因工程》讲到的一句话:在商业的眼里,终端用户实际上不是人,而是一个个行走的“活的需求”,终端用户群实际上是一个“活的需求集合”——终端需求。

而“暴利”正是和这个终端需求息息相关。

这里我们直接拿白酒举例,相信在很多人眼中,白酒就是一个暴利的产业,但是真的每个人都从白酒里面取得暴利了吗?

非也,首先,我们可以看到每个城市都有的小作坊。

在每个城市,都有其极具特色的白酒作坊,统称为“散酒”,他们纯手工打造,在当地具有一定的口碑,并且物美价廉,但是他们一年能挣多少呢?

不用想,有的可能还没一线城市的高级白领工资高。

原因很简单,需求问题,因为地方酒坊所面对的终端用户的需求靶点非常简单,就是单纯的自己饮用,客户和用户都是一个人,所以他们买酒便宜十几二十块,贵五十一百块,仅此而已了。

很多酒坊只能赚一个辛苦钱,很难发大财。

接下来,我们看第二种,这种企业名义上买的是白酒,但不赚白酒的钱,赚酒瓶的钱。

那他们是什么呢?对,包装公司。

有陶瓷系列的,青花瓷、粉彩瓷、颜色釉瓷......

这种酒,成本可能20块钱,包装50块,卖你300块,最后除去营销和运费,含泪赚100块。

利润已经达到100%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马斯洛需求层次图:

因为到了这个阶段,用户和客户可能是一个人,可能不是一个人,甚至可能是多个人。

比如,年轻人请客,用户和客户就是一种相交的关系,他既是一个人,也包含了其他人。

所以这个时候,他的需求重心就发生了变化,从单一的生理需求,增加了安全、社交、审美等等。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20元一瓶的酒,再好也拿不出手,而1499的飞天又买不起,所以夹在中间几百块钱,但是看起来高档的酒刚好合适。

这个时候,那些青花瓷、粉彩瓷、颜色釉瓷就再合适不过了,赚的就是面子的钱,而你的面值多少钱呢?就是我企业的利润。

当然,这还不是最狠的,最狠的当属“礼品公司”。

虽然卖的还是酒,但是他的属性却变成了“礼品”,因此它的价值已经完完全全超过了酒本身的价值。

注意一点,这个时候,用户和客户就完全不是一个人了。

比如,送礼。

我来你家,我心中装着多少盛情,你看不出来;

我请你吃饭,桌上的饭菜值多少钱,你大概也看不出来;

但是,当我拿出一瓶瓶茅台的时候,就不需要我多说了吧?

至于我的目的是感恩、是联络感情、还是求你办事,那就另当别论了。

这个时候,哪怕成本50,也值1499。

通过这三个案例,我们可以明显的发觉,随着客户与用户从重合到相交再到分离,终端需求不断被拉大,价值也随之提升,暴利由此而来。

所以,不是暴利的行业,而是经营终端用户的需求,使其“暴利”。

再举一个例子,茶叶。

茶叶这个东西,真的有人讲得清楚吗?什么样的茶叶20块可以买一堆,什么样的茶叶可以卖好几万成为金融产品?

茶叶就两种需求,一种自己喝,一种送人。

但是如果我只卖给你20块,你自己不敢喝,怕伤身体;你也不敢送人,怕关系破裂。

那用户怎么办?找信得过的人买,找包装、宣传、销售好的商家买,找贵的买。

这在无形之中就让茶商们看到了机会,最后造就了部分茶叶的暴利,以及行业的水深。

抖音上就有一个茶商讲了这样一个段子:

有一天,一个客户来我家店,要买8万8的老班章,为了满足他的需求,我只好拿出了上好的陈年老班章给他,第二天,他来找我麻烦,说不正宗,味道不对,又苦又涩,跟他之前喝的不一样,要求退款。这时,我突然灵机一动,说“你等等”,然后马上回去翻垃圾桶,找到前几天从别人直播间抢的9块9的老班章,结果给客户一泡,味道对了,客户非常满意,又多买了几饼。

这虽然是个段子,但是也侧面反映出了,如何通过终端用户需求,将9块9,变成了8万8,只是这个做法不讲究,不推荐,要抵制。

所以其实按照《商业模式基因工程》的思路,每家企业都有“暴利”的可能,其核心在于通过底层逻辑,结合企业的“基因”,来经营终端用户的需求,通过不断的升级与迭代,创造出新的增量,最后实现全面的增长。

【时间】2023年5月16-18日(3天2夜)

【地点】中国·深圳

【适合人群】董事长、股东、总经理、人力总监及核心骨干。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