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这样的世界级名著,人物行为设置几近于完美,当曹雪芹给这个人物安排好属于她的出身、性格、为人处世的准则后,人物就已经是有血有肉的活人了,人物自会根据自己的人设,做出符合角色特征的行为。
【资料图】
比如邢岫烟被逼得卖冬衣,买酒买点心应付迎春屋里的刁奴,首先站出来义愤填膺准备去紫菱洲闹事的人就是史湘云,因为她素性爽直,见不得这种欺负人的事,薛宝钗则一言不发,主动帮岫烟把衣服赎回来,因为宝钗理性务实,要是让薛宝钗撸胳膊挽袖子,去紫菱洲质问迎春,那味道就变了,也不符合人物性格设置。
秦可卿身上就出现过类似的问题。
《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在秦可卿卧室睡觉,恍恍惚惚入了太虚幻境,最终在过迷津时,被夜叉、海鬼拖将下去,宝玉骤然从梦中惊醒,根据原著的记载,秦可卿此时就在卧室门外,甚至听见了贾宝玉的梦呓,原著记:
吓得宝玉汗下如雨,一面失声喊叫:“可卿救我!”吓得袭人辈众丫鬟忙上来搂住,叫:“宝玉别怕,我们在这里!”却说秦氏正在房外嘱咐小丫头们好生看着猫儿狗儿打架,忽听宝玉在梦中唤他的小名,因纳闷道:“我的小名这里从没人知道的,他如何知道,在梦里叫出来?”正是:一场幽梦同谁近,千古情人独我痴。——第五回
按照曹雪芹的这种写法,接下来进屋照顾宝玉的人里,一定会有秦可卿。
因为曹雪芹给秦可卿定下的人设是: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连贾母都认定由她来安置宝玉,是最为妥当的。
贾宝玉在秦可卿的卧室睡觉,又发生了梦魇,失声惊叫,卧室的主人就在门外,怎么可能不进来探望宝玉呢?
可截止第六回开篇,秦可卿突然消失了,服侍在贾宝玉身边的只有袭人等丫鬟,秦可卿仿佛隐在了众人这个字眼里,这样设置显然不妥——秦可卿为人妥当,又有蓉大奶奶的身份,贾宝玉睡的又是她的卧室,怎么能让这么重要的一个人物消失呢?
对于这处细节,张爱玲在《红楼梦魇》里进行过考证,认为早本红楼中应该是有秦可卿照顾贾宝玉的相关文字的,后来被删去了,张爱玲写道:
为什么要删掉秦氏进房慰问?宝玉梦中警幻的妹妹兼有钗黛二人的美点,并没说像秦氏。如果名字相同是暗示秦氏兼有钗黛的美,不过宝玉在梦中没想到,那么醒来后面对面是否会发觉?总之此刻见面十分尴尬,将下意识里一重重神秘的纱幕破坏无余。——《红楼梦魇》
张爱玲的看法确实独到,但并没有细讲,我们便来聊聊这个话题。
第五回贾宝玉去秦可卿的卧室睡觉,负责伺候的四个丫鬟分别是:袭人、媚人、晴雯、麝月。
其中媚人这个丫鬟,排在袭人之后,可见她的地位仅次于袭人,甚至在晴雯、麝月之上,可《红楼梦》后文里,媚人再也没有出现过,显然是被曹雪芹删掉了。
单凭这一处信息,就可以证明:第五回的内容,确实经历过删减的过程。
曹雪芹写的《红楼梦》早本,尺度应该非常大,连“秦可卿淫丧天香楼”都敢写,后来在脂砚斋的建议下,为了保住秦可卿的形象,到底还是把这部分内容给删去了,只留下批语,带给我等读者无限的想象。
同理,第五回贾宝玉从太虚幻境出来后,喊的是“可卿”的名字,秦可卿站在门外,听得一清二楚,即便一时心里起疑,也不会当即拉着贾宝玉询问详情,而会进来先照看贾宝玉。
贾宝玉在梦中遇到的“可卿”,同时具备宝钗、黛玉两人的美,却不直言这位“可卿”就是秦氏,我个人以为这是一处绝妙的文笔。
梦中的感受总是朦胧模糊的,贾宝玉和秦可卿虽然见过面,但终究不是朝夕相处,在梦中这张脸总是隐约看不清的。
和贾宝玉朝夕相处的,是林黛玉、薛宝钗,以及贾家三艳。这些姊妹中,又以钗黛二人最为优秀,其他姐妹望尘莫及,所以贾宝玉梦中对眼前这位美女的评判,就借用了宝钗和黛玉的形象——读到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曹雪芹,这种写法已经逼近梦中潜意识和心理学的范畴了。
贾宝玉从梦中醒来后,如果让秦可卿出场,就会实现梦境和现实的连接,可这种连接却会把小说氛围带入到“淫”的层面——因为贾宝玉在梦中和可卿翻云覆雨,已经有了夫妻之实了。
或许早本中,曹雪芹丝毫不避讳,毕竟“秦可卿淫丧天香楼”都写了,也不差这点淫的描写,可一旦如实写了,就会同时损害贾宝玉、秦可卿的道德形象——秦可卿是贾宝玉的侄媳妇,两人关系不清不楚,实在让读者心中膈应。
为了避免这种道德批判,曹雪芹就只能让宝玉、可卿的事发生在梦里,现实中不让贾宝玉和秦可卿立即接触。
因为一旦接触,贾宝玉就会想起梦中和自己翻云覆雨的就是眼前的秦可卿,那么如何描写贾宝玉看到可卿的反应?秦可卿为宝玉收拾衣裳,发现衣裤均湿,又该如何避免这种隐晦的心理描述?
于是曹雪芹只能删除这段,以此保全宝玉、可卿两人的形象,但于故事情节而言,多多少少有些脱榫,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毕竟要取悦读者,就不得不做出相应的牺牲。
本文乃“不红居士”首发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引文均来自《红楼梦》脂砚斋批评本八十回本,图片来源于清代孙温《红楼梦》全绘本,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