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互联网 > > 详情
昔日撂荒地  今日“聚宝盆”

人民网   2023-04-28 20:21:36

近日,在广西贵港市港北区大圩镇东塘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天冬种植基地,一条条田垄中间的天冬长势喜人,两边套种的毛豆,叶子下面串串青绿的豆瓣挂在枝蔓上,村民们在田间穿梭着忙着采收毛豆,一派丰收景象映入眼帘。谁会想到,昔日的撂荒地现如今“变废为宝”,成了村里的“聚宝盆”。

“这块地以前是有人土地流转下来种植沃柑、砂糖橘,因为效益不好,就弃种了,撂荒6年时间没人打理,地里长满杂草。”东塘村支书温春生用手指着基地说。那时这块撂荒地成了村委的“头疼”难题,为了更好地发展产业,带动村民增收,2022年,东塘村村“两委”谋划村集体经济发展事宜,经过市场调查,到贵港市覃塘区、钦州市等地走访调研,并结合本村实际,决定种植中药材天冬,在有效解决土地撂荒问题的基础上,带动群众致富增收。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村民正在采收黄豆。易舟琴摄

说干就干,去年上半年,由东塘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自筹17万元,向上级申请2022年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73万元用于发展150亩的天冬种植项目。

温春生介绍,前期东塘村用时三个月聘请大型机械挖果树、耙田。为了不喷除草剂影响土质,基地还聘请了近百人拔草。天冬种植不仅开启了一条新的致富路,还通过土地流转60余户村民,务工就业惠及32户农户的方式,让农户口袋有“薪金”,参与土地流转让农户口袋有“租金”,助力村集体经济让农户口袋里有“分红”,让农户搭上基地带动村集体经济的“快车”。“基地离家近,在这里务工每天有80—100元收入,还不耽误家里事,大家干劲十足。”村民赖业凤说。

“近年来,中药材市场对天冬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种植天冬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天冬生长周期比较长,喜欢阴凉湿润的环境,因此2月份我们在天冬行间套种毛豆,一是能增加收入,二是能为天冬提供一个适宜生长的环境。”温春生说,基地每亩可产毛豆200公斤,现在市场价毛豆每公斤6元,150亩毛豆产量3万公斤,可收益18万元。

温春生介绍,基地采取“天冬+毛豆”复合种植模式,是利用高秆作物和低秆作物相互套种,充分发挥立体种植模式的优势。而且毛豆的根系有固氮的作用,又能有效改善土壤环境。毛豆丰收后,接下来,基地会在夏季和秋季种玉米。因天冬惧怕强光暴晒,而玉米长得高,可以帮天冬抵挡强光照射。这样轮茬种既能收获毛豆和玉米,又能使天冬得益,同时能够有效提高撂荒地种植效益,提升农村土地利用效率,推进农业提质增效。

黄豆丰收。易舟琴摄

温春生表示,两年后成苗天冬亩产预计3000公斤左右,按目前市场价4元/公斤,150亩预计收益180多万元。到时,中药材将成为东塘村富民强农的优势产业和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为确保中草药项目持续运营,该项目前期收入用于项目可持续发展,当项目稳定运营后,预计10%用以增加本村公益性岗位,吸纳脱贫户。同时规划20%净收入用以发展周边基础设施,改善群众生活条件,扩大发展辐射区,实现联农带农富农。

近年来,贵港市港北区大圩镇立足生态环境优势,以建基地、增效益为产业发展思路,大力发展中药材特色种植产业,通过“村集体+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发展佛手、藿香、天冬、穿心莲等中药材种植,抓牢特色产业的“钱袋子”,带动当地村民增收,稳步推动产业发展。目前,该镇中药材种植面积达6288亩,年产量约311万公斤,产值600万元。(王勇 易舟琴)

(责编:王勇、许荩文)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