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互联网 > > 详情
浙江余杭:多模式引领鸬鸟蜜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食品报网   2023-08-29 15:08:30

本网讯 产业兴则综合实力强,以产业带动经济发展是提振市场繁荣的必由之路。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鸬鸟蜜梨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今年以1.5万吨的产量为当地带来了近亿元的收益。而这一切得益于当地灵活的创新产业模式,创立蜜梨科技小院、成立果农合作社、打造农旅融合。目前,该镇蜜梨种植面积9000余亩,全域围绕蜜梨大做文章,小小的一颗梨,让梨农们的生活彻底红火了起来。

蜜梨科技小院 为蜜梨产业化打下坚实基础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时至8月下旬,鸬鸟蜜梨进入丰收的尾声,走进鸬鸟镇,马路两旁仍然随处可见支起帐篷叫卖的梨农。“从7月初卖到现在,卖得也差不多了,库里还有2000斤翠冠,树上还有晚熟的新世纪鲜果。”果农张月娥一边码放竹筐里的蜜梨,一边介绍起自家的梨生意。

据鸬鸟镇农林办主任高学广介绍,鸬鸟镇几乎家家户户种蜜梨,因为鸬鸟镇地处杭州最北山区,充沛的雨量与光照条件,加之上半年雨热同步下半年温光互补,为蜜梨果实生长发育、蜜梨树体养分积累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尤其近几年,在各级政府的支持推动下,鸬鸟镇成为蜜梨的特色产区,蜜梨种植也成为当地具有支柱性的第一产业。

“我们成立科技小院就是希望蜜梨种植也能实现全面数字化,进一步节省人力,逐步成为科学管理型农业基地。”这是浙江余杭蜜梨科技小院创始人陈梅生对蜜梨产业市场发展的想法与期待。

事实上,蜜梨种植实现机械化、标准化、现代化事业都在进行之中。2020年8月,浙江余杭蜜梨科技小院(以下简称“科技小院”)正式成立,以杭州余杭三水果业有限公司为主要基地,依托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与多家单位共同建设,聚焦蜜梨新品种改良与研究、土壤提质增效、科学施肥、冷藏保鲜等研究项目,发现并逐步解决了影响鸬鸟蜜梨稳产、增产、增收的限制因素,建立了一套成熟的鸬鸟蜜梨研发、生产、运用技术及标准。

“农业标准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石。我们不能只知道鸬鸟蜜梨好,而不知道为什么好、好在哪。所以鸬鸟蜜梨的标准化种植是一直是科技小院的研究重点。”陈梅生介绍,科技小院开展蜜梨减肥增效技术标准制定研究内容,根据鸬鸟镇梨园土壤养分状况、农户施肥现状,采用缓控释肥、配方肥及铁锌硒叶面肥等新型肥料及4R施肥技术,在减肥20%—30%的情况下,实现增产12%—23%,间接提高经济收益18000—19000元/公顷。

不仅如此,目前,科技小院已提出并以杭州余杭三水果业公司为基地实践丘陵梨园机械化生产整体解决方案,包括宜机化改造、标准化种植、机械化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放置、除草等环节,为当地蜜梨产业实现全面机械化提供了实战经验。

陈梅生站在果园的台阶上,双手轻轻摘下身旁树上的几颗梨。在他身后,是纵横园间的机具轨道。“轨道一共铺设了5000米,主要用来自动运输。”陈梅生介绍道,采摘下来的果子放到框里,由轨道载着果框往路面运输,不仅省时省力,而且自动运输更加平稳,减少人工背装产生的梨身碰擦。

说话间,陈梅生将摘下的梨分享给大家品尝。皮薄多汁、肉质细腻、香脆可口的蜜梨让大家连连称赞。“这是黄花梨,科技小院还成功开发了更高品质的富锌梨,明年你们来就能吃到新品种的梨了。”

农文旅结合 蜜梨带动民宿行业

在位于鸬鸟镇西北部山岭处,有一家远近闻名的民宿叫艳红山庄,山庄里有60多亩梨树,许多游客每年都是冲着蜜梨而来。在民宿后山的梨园里,民宿当家人周燕红随手捡起地上的梨,撕开包装袋,用力摔碎,雪白的果肉四溅开来。

“偶尔落在地上的果子,给果园里养的鸡吃,这挂在树上的果子,可是我的金银果。是梨改变了我的生活。”周燕红说。

2003年,在当地工厂打了不少年工的燕红夫妻得知政府正在大力发展蜜梨产业,我们就辞去工作,回来开始种梨。“鸬鸟镇政府很多部门包括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科研单位都是亲自来上门指导给予我们支持,这极大地增强了我们的信心,比我俩在外面打工那不知道要好多少倍。”到现在,周燕红种梨已经有20年的光景。“最初只是简单的种梨卖梨,后来随着‘山沟沟景区’成为旅游名牌,这里的游客慢慢也多起来,我就想来的游客总要找地方住的,于是我们又开始建起了民宿。”

艳红山庄现在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休闲民宿,是鸬鸟镇农文旅融合发展为民增收的典型代表。“我可以提供住宿,果园里自养的鸡鸭让我能做特色餐饮,来住宿的客人还会买梨。”周燕红介绍,今年她已经卖掉3600箱蜜梨,树上约莫还有两三百箱。预计9月前销售完。

据鸬鸟镇经发办主任钱红梅介绍,鸬鸟镇目前有民宿287家,镇上成立了民宿行业协会,架起行业沟通的桥梁。同时,该镇设立精品民宿资金补助,依托优质环境资源,举办年货节、山花节、蜜梨生活节,推出蜜梨采摘、户外露营等户外活动,不断延伸鸬鸟镇农文旅高质量发展之路。

果农合作社 抱团发展谋共富

“抱团发展肯定好过单打独斗,有什么技术问题的时候也有的咨询,我没有理由不加入果农专业合作社。”周燕红说。

就在周燕红加入蜜梨种植的同年,在鸬鸟镇种了16年梨、经验丰富的任含生牵头成立杭州余杭鸬鸟果农专业合作社,以“公司+合作社+基地”的形式带动普通低收入梨农提升种植技艺,提高蜜梨品质,拓宽销售渠道,形成共赢模式。目前,合作社共有107位种植户参与,带动400余个岗位的就业和增收。

在任含生看来,像周燕红这种刚起步种蜜梨的果农在种植时关于施肥、修剪、疏果等环节的技术都可以进一步优化提升。“帮助果农实现初步的机械化种植、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这些都是我想成立合作社的初衷。”任含生说。

“最初是技术培训比较多,现在果农们种了也有20来年了,果树管理得都比较好,目前更多的是关于新技术、新品种引进、质量规范培训方面。”任含生介绍,除了他自己给果农培训,还会联系农业部门邀请专家、教授培训相关课程,一年4次以上。

蜜梨的质量安全,也是果农专业合作社重点关注的另一方面。据介绍,合作社检测人员常备2名,每个合作社成员开始采摘蜜梨时,检测人员便会进行合格检测。“从我们这里,把好蜜梨入口安全的第一道关。”任含生说。

在蜜梨销售方面,合作社建立多方资源联络群,架起沟通,共享信息,打出团体优势,拓展集体采购单位资源,争取入驻大型商超。任含生介绍,“有未消化掉的订单,大家就直接发到群里,帮助其他果农销果,合作社促成了这种相互帮助、共生共赢的氛围,也是对‘共富工坊’的意义诠释。”

2019年打造鸬鸟蜜梨IP形象,2020年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23年鸬鸟蜜梨入驻盒马……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推动下,鸬鸟蜜梨走进更多消费者的视野,不断提高影响力和竞争力。鸬鸟镇农林办主任高学广表示,下一步,将聚焦“鸬鸟蜜梨”地理标志品牌宣传与保护,引进成熟工业生产线,开发蜜梨深加工产品,延伸鸬鸟蜜梨产业链,不断擦亮“蜜梨富农”的金字招牌。

(夏弦 水莹臻 张恒金)

初审:李松 责任编辑:赵钰 审核:王金臣

精彩推送